【铁血·暑假初中生专场】川西--乡土民族营
铁血曾经陪伴过的孩子最大已经上高中了。而更多的孩子从二三年级开始在一起,现在正好是上初中的年级。家长经常问我:教官,有没有大孩子的活动啊……
每个年龄阶段,有不同的成长需求。所以我一直在寻找,今年暑假,我们终于找到了~
看一看大自然的植物,做一本植物图鉴,学一首简单的藏族歌舞,去眺望一生难得一见的彩虹、银河、草原、植物、动物们。
每个人,都与生俱来地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。否则,人类就不会费尽心思创造文字来描述记录,不会问妈妈“我是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”,也不会在各大洲之间穿梭。
《藏地密码》,《第三极》,《七十七天》,《极地》,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》……这些书籍和影视作品为我们讲述了许多神秘动人的故事,描绘了许多奇异绚丽的风光。当我们谈到它们的时候,眼神深邃得仿佛是在怀念一个故人。
但是你真的了解藏区这片广袤的土地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吗?
《圣经》中,耶和华用尘土捏出了世上第一个男人;在汉族神话中,女娲用鞭子抽打泥潭,溅起的泥点落地成人,于是大地便有了勃勃生机。
而在西藏的神话中,人类却不是从泥土中来。高原上的人们,似乎比达尔文更早一步窥探了人类诞生时的秘密——一段世代相传的关于神猴与罗刹女繁衍后代的创世传说。神猴前往藏地修行,按圣者的旨意与罗刹女结为夫妇,生育的后代吃青稞、大麦、小麦,毛与尾巴渐渐消失,变成了人类。
在这样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体系中,包含了藏族怎样的价值观?这样的价值观又是如何影响藏民的生活方式?
游牧民族为何走出大草原,又是如何走入高山峡谷开始定居的生活?
为何藏族之一的“嘉绒”意为“女王的河谷”?女王到哪里去了?
在其鼎盛时期,3000多座气势恢宏的碉楼又是怎么建造的?
在风光之外,藏地有无穷无尽的瑰丽神话和独特风俗等着我们去探索。
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将和你一起走进川西藏地,一起走进这个“梦中的乐园”,倾听他乡的呓语与歌唱
一、日程安排
day 1 成都集合破冰,讲解风俗禁忌,进行安全教育
day 2 学做藏族传统饮食,学习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,寻访当地民族文化顾问,进行村落基础调研,探究藏族婚丧嫁娶等民俗。
day 3 务农事,敬山神,学酒歌,跳锅庄,了解不同场合下的民族歌谣舞蹈,探究其形成演变。
day 4 錾刻玛尼石,访墨尔多寺,观山谷银河,深入了解藏族宗教信仰。
day 5 走进东女国大峡谷,诵诗畅怀,基于行程中不同藏族村落的参与观察,学习民族识别与民族融合。
day 6 走进千碉之国,探秘千年碉王,古碉楼建模。
day 7 飞渡泸定桥,汇总影像资料、观察记录,编撰图录志。
day 8 探索成都宽窄巷子,品尝成都美食,淘民宿玩意儿,下午成都送站,平安回家。
二、活动特色
走进藏民生活,采编《四姑娘山下嘉绒藏族人物志》;
学习建筑原理与文化基因,古碉测绘建模;
感受宗教信仰与佛教修行,錾刻玛尼石。
田野访谈:走进藏民生活
嘉绒藏族的渊源向来比较神秘,“嘉绒”一词源自墨尔多神山,先民为“皆散居山川”的土著居民。他们生活的地方,“仰望山接天,俯视江如线。对面能说话,相会要一天。”
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、热情好客,“幕天席地纵意所如,兀然而醉豁然而醒。”当夜幕降临,青稞酒喝起来,锅庄跳起来,藏歌唱起来,每一个欢歌畅舞的身影背后,都藏驻着一个至情至性的灵魂。
嘉绒藏族的渊源向来比较神秘,“嘉绒”一词源自墨尔多神山,先民为“皆散居山川”的土著居民。他们生活的地方,“仰望山接天,俯视江如线。对面能说话,相会要一天。”
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、热情好客,“幕天席地纵意所如,兀然而醉豁然而醒。”当夜幕降临,青稞酒喝起来,锅庄跳起来,藏歌唱起来,每一个欢歌畅舞的身影背后,都藏驻着一个至情至性的灵魂。
我们做什么?
研读《花篮瑶的社会组织》。在品读费孝通先生作品中掌握一定民族社会学理论和方法;
采编《四姑娘山下嘉绒藏族人物志》。读《川西南藏族图录集》,追随民族学家李星星老师笔迹,拜访嘉绒藏民;
在社会学研究中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方法。调查剖析生活在不同村落的嘉绒藏族的各种关系和发展。
我们一同走进嘉绒藏族聚居的古村落——达木村和莫洛村,看连片的藏族碉楼安静地在高山河谷间伫立。
在村寨中寻访老乡,了解嘉绒习俗、自然神话,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。在与传统藏民的交往中,感受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和传递,感受人性之美:温柔宽厚,没有机心也不求回报。
理解费孝通先生《乡土中国》里中国乡村的共性:熟人社会,也去挖掘在藏文化影响下的村落与中国其他村落的不同之处
变化的历史:建筑原理与文化基因
古碉楼是嘉绒地区藏民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,丹巴县有“千碉之国” 的美誉。
曾经,鼎盛期的丹巴碉楼不下3000座,一个大的村寨就有百余座。作为东女国旧地,从丹巴的古碉楼可以感知秦汉的烟火风尘,也可见隋唐的盛世笙歌。
如今,碉楼已失去了御敌守护的功能,但不论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怎么改变、他们的房子变成了什么样子,信仰依旧,祈望宁静的生活和净化的灵魂依旧。
我们做什么?
古碉楼是嘉绒藏族建筑的杰作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。古碉的建筑年代为唐代至清代,规模宏大,类型多样,建筑技艺高超,具有极高的美学、社会学、历史学、民族文化学价值。
行程中,我们将走进古碉楼,寻访碉楼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,进行建筑测绘与建模,从而理解建筑与社会文化的深层联系,领悟先民高超设计能力和工艺水平。
对生命的虔诚与热爱:宗教的信仰与修行
为了最终摆脱生死轮回,求得彻底的解脱,一代又一代修行的藏人们,怀着虔诚的宗教信念、炽热的宗教情感,以超人的毅力完全抛弃了一切世俗的名利思想和急功近利的行为,在广袤的草原上、偏僻的山沟里、险峻的山崖畔,一凿一斧一笔一划錾刻着佛的六字真言。
于是,平凡的石块就有了灵性。
你会不由得为修行之人庄严、宁静、平和的思想状态所触动、所折服。这种跨越语言、文化的心灵触动,来源于宗教的力量,来源于对来世的企盼和信念。
我们做什么?
远离日日轰炸的热点新闻、超级话题,甚至暂时远离书籍,和修行的藏人一起,一凿一斧一笔一划完成一块玛尼石的錾刻,风吹过草原,在凿刻的过程中去倾听内心的声音。
“观照万物而澄明内发”,我们会明白生活不单由逻辑和公式主宰,世间仍有未知之物,从而生出敬畏和安宁之心。
在这里可以品碗茶,吃正宗川菜,
体验老成都的风土人情
引人入胜的砖文化墙,
汇聚了成都特色小吃、民俗玩意儿,
展现了地道老成都生活的独有味道。
三、活动概况
寻威尔逊足迹,找到老照片拍摄地,对比百年变化,从变迁中体会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;
观《中国威尔逊》,感慨百年时空的变与不变、世间万物的随风而逝或亘古永恒,重新认识对待自然和生命的态度;
识鸟兽草木,看药草农书、植物图志,学习植物学基本知识,观察动物生活习性,从自然百态透视植根于土地和农业的中华文明。
访藏民生活,在与传统藏民的交往中,感受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和传递,感知生活的真谛,善待生活的一点一滴,培养对生活的好奇心.
四、项目导师
民俗社会学导师:李星星
民族学家,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学术评审委员会委员,四川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,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,著有《李星星论藏彝走廊》《藏彝走廊的历史文化特征》等。
文化传承人:翁都
土司后人,通晓嘉绒藏族历史典故和传说。
项目领队:张秀龙
六年川西藏区公务员经历,十多年社会工作实践经验,格桑梅朵藏区公益组织创始人,四川第五届天府伙伴计划成员。
五、项目地及食宿详情
在村里的日常餐饮,由当地老乡主厨,柴火土灶烧饭。食材主要为为新鲜时蔬、土家禽、藏族腊肉和奶制品,既有符合内地口味的家常菜也有传统藏餐:酥油茶、糌粑、奶渣包子、牛羊肉和山菌腊肉铜火锅等。
抵达接站的第一晚和结束返程的最后一晚,夜宿成都酒店。随后的五晚在达木村和莫洛村当地老乡家借宿。
达木村,四川阿坝小金县木坡乡,海拔2943m。
这里有底蕴厚重的嘉绒文化,群山连绵,森林蓊郁,盛产羊肚菌、牛肝菌、蕨苔、鹿耳韭等山珍,还拥有最动听的歌声和最自由的舞蹈。
莫洛村,四川甘孜丹巴县 ,海拔1920m。
国家历史文化名村,连片的藏族碉楼安静地在高山河谷间伫立。达木村,仅有300余嘉绒藏民定居的小型村落,草甸丰硕,牧羊成群。穿越气候常年温和的卧龙雪山,风带来的是天空中的清凉,和酥油茶的飘香。
(天气好的情况下还能看到银河!)
六、报名详情
【活动时间】
2019年8月11日—2019年8月18日
【报名对象】
初中生专场·12岁—18岁全国青少年
【活动费用】
原价6699元/人,最低可享6199/人
(往返大交通另计。来回双飞,不满12周岁儿童约2000元左右,满12周岁以上以当时航班票价为准)
【优惠政策】
早鸟优惠:2019年4月20日前报名,立减300元
团购优惠:两人及两人以上团购每人减200
最高可享受500优惠。
【费用包含】
学员抵达成都后,营期内食宿、授课、保险、器材、服装、当地交通费用等。
【报名方式】
0575-88248762
18367566138 李教官(同微信)
13819589500 伟伟老师(同微信)
15067573416 杨教官(同微信)
15705853056 干教官(同微信)
【取消条款】
◆若您的行程有变,开营前30天(含)以上取消,(扣除已产生的费用)退回活动费用;
◆若您的行程有变,开营前10天(含)以上取消,可退款50%;
◆若您的行程有变,开营前7天(含)以上取消,可退款30%;
可退款(需扣除所产生的保险费、交通费、餐饮费、住宿等)
◆若您的行程有变,开营当天取消,不可退款。
◆如遇上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课程无法正常进行,可全额退款。
◆在课程正常进行过程中,因参与者身体原因等主观因素导致无法进行后续项目,不涉及任何退费。
◆任何形式任何时间所涉及的退费均需扣除手续费,手续费用为所报课程全额费用的0.6%。
(具体退款费用以实际产生费用为准)